省去清洗、切配、烹饪环节,只需简单加热,厨房“小白”也可在家“复刻”餐厅美味。近年来,随着“宅”经济的兴起,预制菜逐渐走进遂宁消费者的视野,端上各类餐桌。
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“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”写入其中,为预制菜发展再添一把火。预制菜一头连接田间地头,一头连接市场餐桌,是融合一二三产业的新模式。做好这道“预制菜”,需要政策、企业、市场等多方发力,也少不了税惠政策的“添味增鲜”。
研发“添柴”
“菜盘子”里盛满“烟火气”
今年4月,中国(川渝)预制菜产业大会在遂宁启幕,种类丰富、味道可口的川味预制菜亮相展会,获得广泛关注。其中,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火锅料理、碗装川菜、腌辣酱卤等预制菜品吸引了众多目光。
“我们的碗装芽菜扣肉,复原地道四川味,是各大酒店宴席上的‘常客’。”高金美食事业部总经理王斌介绍,公司乘着预制菜发展的“东风”,充分发挥川菜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味型优势,研制开发的众多川味预制菜产品广受消费者喜爱。
预制菜作为新兴产业,从“菜篮子”到“菜盘子”,需要通过制作、运输、保存等一系列考验。如何让食材最大程度锁鲜,让预制菜口味复原刚出锅的“烟火气”,是摆在众多预制菜生产企业面前的一道考题。
高金食品致力于调理和工业化川菜研究,积累了深厚的肉制品研发技术,实现肉制品技术与预制菜产品研发的无缝衔接。
“2022年,公司的研发费用占全年销售收入的16%,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。”王斌表示,“好在国家对企业研发活动给予税惠政策支持,从加计扣除75%到100%,再到作为制度性安排长期实施,税惠不断加力,我们的信心也越来越足。按照最新政策,2022年我们可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19万元。”
与此同时,高金食品与成都大学联合成立“四川省与之川菜研究院(中心)”,专注川味预制菜品研发,推动川味预制菜产业向“标准、可控、高效、绿色”的现代加工转变。
出口退税“加速度”
舌尖美味“漂洋过海”
四川美宁食品有限公司肉类罐头智能化加工车间内,生产设备正有序完成各道生产流程,一批批午餐肉、红烧肉罐头从生产线上不断输出,即将通过海运物流销往马来西亚。
“近年来,各类税收优惠政策为公司引进先进生产设备、扩大生产规模注入了资金活水。我们的预制菜品质得到提升,产品不仅畅销国内,还远销美国、日本、法国、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”美宁食品外贸部负责人陈建军介绍,“尤其在前两年疫情反复、运输成本增加的形势下,出口退税快速到账,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。”
“2021-2022年,公司享受到出口退税74万余元。最近,税务专员通过大数据测算,为公司定制了今年享受的优惠政策清单。”陈建军表示,预制菜品走出去的过程并不容易,品控、运输等方面都需要资金,好在有出口退税政策带来的“真金白银”,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得以提升。
为确保出口退税政策直达快享,遂宁税务部门建立出口企业直联制度,定制专属政策“红利”账单,同时简并报送资料,推行出口退税业务“容缺办理”“非接触式”办理,以出口退税“加速度”助力川味预制菜“香飘海外”。
“处在预制菜产业风口,公司将不断开拓新市场,借助RCEP协定,将川味预制菜销往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,让地道川味走向千家万户、走向广阔世界。”陈建军表示。
更多招商动态请关注:四川蓬溪招商产业园区:http://sc.taxs.vip/park/view.html?id=13944
本文系转载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!
来源:四川园区招商网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