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州经开区于2001年2月成立,2003年3月省计委确认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。201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(批复文号川府函[2013]114号)扩区调位,扩区调位后,核准四至范围为东至达渝高速,南至铜钵河,西至州河,北至火烽山、大尖子山,面积为30平方公里管理面积143平方公里辖2个乡,人口10万人,首期开发面积55平方公里,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。达州经开区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,目前,已建成60公里园区道路;年吞吐量700万吨及5000个集装箱标箱的公路物流港、年运输能力120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;建成年输气能力30亿方的中石化达化专线、年输气能力5亿方的中石油清达线;建成10万吨工业供水厂、2万吨工业废水处理厂;2座220kV变电站、3座110kV变电站;建成特勤消防站和矿山(危化)救援大队;正在建设达州市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、300MV集中供电供冷供热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年输气能力30亿方的中石油北外环线;建成安置房(棚改)约25万平方米、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,完成“三通一平”场平约10000亩;长田新区开发建设取得实质突破,堰坝新区建设已全面启动。
已实现了水、电、气、路、通讯、网络、有线电视和场地平整等“八通一平”。截止2018 年底,园区集聚工业企业310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57户,2018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,规上工业总产值401亿元,税收32亿元。园区先后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、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、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节能标准化示范区、四川省“51025”园区发展计划千亿培育园区,且经开区已纳入国开区培育名录名单。